“我們在希臘,不是在中國"-希臘伊奧斯島 (續)
- 來自台灣台北 小莊 特約撰文
- 2016年1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先前提到原本只是去希臘伊奧斯島度假散心的我,卻不經意成為了島上的工作人員,開始幫遊客做刺青彩繪。
刺青彩繪是將圖形描繪在客人指定的身體部位。只要是皮膚都可以上色。將近三成來做彩繪的遊客會要我寫中文字在身上。中文字跟梵文一樣,在西方的刺青文化裡,是神秘的象徵, "看不懂" 就是這些文字的賣點,偶爾也有客人有些特別要求,有一位十多歲活力四射的義大利少女跑來把手腕伸出來,要求就延著手腕的折痕畫一道虛線,然後用箭頭註明: "cut here"。
大部份的遊客會挑選現成的樣本,有些較複雜的圖騰例如龍或蠍子之類,畫下來有時需要半個鐘頭四十五分鐘。此時有小凳子提供給客人坐著待我把彩繪完成。
通常要求作畫的部位不是手臂就是腿或是背部。但也有客人要求畫在接近臀部的盆骨部位。也有不少的女人想耍性感,要畫在接近乳溝的部位。此時此刻如果圖騰又很複雜,在炎熱的夏夜,嘈雜的街道邊要完成這項任務真的是耐性的考驗啊!尤其在特殊部位彩繪沒有讓手腕停靠的地方,跟小時候學毛筆的經驗很相似,下筆後手腕需要在騰空的狀態還維持穩定,真的不容易。有時還遇到體味特別奇特的,或者多汗的客人,都是在鍛鍊自己的定力。
話說回來,在這個島嶼上生活的希臘人持有一種幾乎讓我心生羨慕的生活態度。小店的法國老闆娘懷孕後晚上需要休息,輪到她的希臘老公來看店。"說看店,他根本沒在看!"白天我聽老闆娘用法國腔的英文這樣抱怨著。為什麼?因為每天晚上七點,希臘老公的好友, 是位微胖的中年希臘人,腋下會夾著一張小小的西洋棋桌來到店門口將桌子展開一擺,兩人便對坐在小板凳上開始下棋。遊客走進店裡逛完,挑選好東西後希臘老公才會從棋桌起身,進門結帳。我正好沒有客人時,也會站到一旁來觀賞棋局。如果在台灣你看見一間店的員工都聚在門口打牌下棋,大概不會想進去吧!
真正體驗到文化衝擊的事件,發生在上任彩繪師一個多月後。有一晚來的客人特別多,我一邊畫著,一邊看著客人一個接一個的竟然在我面前排起隊來了。當下,多年在華人旅行社打工被操練出來"效率模式",不自覺的啟動了。我加快工作速度,彩繪技巧熟練後也的確做得到,有一客人拿了張鈔票要找錢,我馬上跟在下棋的希臘老闆說"要找錢!"。當下他跟他的老朋友看著我愣了一下,老闆起身走進店裡帶我到一邊,很慎重的跟我說:
"Yi,慢慢來沒關係,我們在希臘不是在中國。"
我愣住了,這句話瞬間解除了我的"效率模式",我站在那裏看著這位希臘人依舊嚴肅,誠懇的眼神,看著周遭的一切,一如以往,只是站著的客人多了幾位而已。的確,就此而已。
才發現,方才自己的工作態度是如何的跟這個地方格格不入,我真把自己當作是"勞工"了,失去以往的歡樂及跟客人談笑的心情。
"效率模式"在伊奧斯島到派不上場,不但如此,那一晚的經驗在我心中成為多年來的一個提示。
華人一向以勤勉為傲,吃苦耐勞為名。但現今的"代工產業"需要徹底得到提升,"效率"一詞及其背後的價值觀勢必需要被重新詮釋。
在評估"有沒有效率"之前,停下來重新審視自身與環境的需求,不落入慣性,走出不同的節奏跟步伐,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的邁向"創新"。
在伊奧斯島的第二個月,我真的得心應手了,沒有客人時也會坐下來跟希臘老闆或他的老友下一盤棋,舉棋之前總有無限的思考時間,對方絕不會催促你。

(小店門口的照片)
Comenta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