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貴族的不老夢想
- 來自台灣台北 江明修 特約撰文
- 2016年1月14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當您被問到:「有一天當你八十歲,還有多少做夢的勇氣?」您將如何回答呢?最近台灣電影院放映一部紀錄影片【不老騎士—歐兜邁的環台日記】(以下簡稱《不老騎士》),片中爺爺奶奶們勇敢追夢的精神,感動了無數人,也為“青春”寫下另一個新的註解。然而,於此同時,這部影片也帶大家將鏡頭拉回到我們真實生活的每一天,重燃我們對長輩的關懷,也對尊老敬老、高齡化社會、老人在地老化等議題,加以關心,甚至也能正視自己現在和未來人生,並投入更多的關注與省思。

《不老騎士》是一個發生在台灣的真實故事,其背後主要推手是現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銀髮貴族的夢想是「環島」,但是整個社會的無形壓力,卻讓他們覺得自己什麼事都不能做,慢慢退化。要怎麼樣讓大家喜歡老人,為了尋找臺灣高齡社會新契機,林依瑩說,許多老人往往覺得自己身體不好或與家人疏離、缺乏關愛,愈來愈不會有想法,因此,她期盼社區、非營利組織能夠多鼓勵長輩訴說生命故事,走出來、動起來。
「人活到八十歲後,就好像被社會拋棄。搭公車被嫌棄、歧視;旅遊有人陪了,不過旅遊團也不愛接;甚至連保險業務員看到老人家都閃得遠遠,好像連為自己生命保個險的機會都沒了。」在片中擔任團長的賴清炎爺爺生前曾感嘆的告訴林依瑩,「你們沒活到八十歲,不知道我們的感想,只要給我們機會,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其實很多!」 因此,為了告訴大家,長者不是只能坐在電視機前面,老人也應該有夢,有夢就要去實現。
林依瑩決定要幫助長輩實現「歐兜邁環島夢」,期望改變社會對老人的刻板印象,更期盼用老人的力量鼓舞老人。於是,《不老騎士》的故事,就這樣揭開了序幕。2007年11月13日,17位平均81歲的長者,經過6個月的準備,開始了為期13天的騎摩托車環島壯舉,他們從台中出發,一路往南行經台南、高雄、屏東、台東、花蓮、宜蘭、台北,再回到台中,總路程長達1178公里。而這17位長者中,有兩位曾罹患癌症,四位需帶助聽器,五位患有高血壓,而每一位都有退化性關節炎,途中歷經險峻的蘇花公路,賴清炎爺爺甚至歷經三進三出醫院,但他們一一克服困難,用無懼的心、熱血的行動,完成了這個在外人眼中「不可能的夢想」,也一度被銀行業者相中,拍成廣告。
這17位長者的生命歷程各不相同,他們有的來自本土台灣、有的隨國民黨軍隊來台,職業有警察、退伍軍人、牧師、書法老師、理髮師等。事實上,爺爺奶奶的故事,比騎摩托車環島紀實的本身更吸引人。他們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來自不同的地方,帶著各自的夢想,從環島的旅程拉到了人生的旅程,透過攝影機的鏡頭,記錄了他們的生命軌跡。
《不老騎士》最初只是一個影像紀錄、一個克服困難完成夢想的故事,沒想到原來故事比想像的要更豐富。因為,鏡頭傳達的不只是17位爺爺奶奶的希望和夢想,更讓人看到他們勇敢接受挑戰的生命力與生命的豐厚。從責任、愛情、承諾、樂觀、知足到民間習俗,以及他們生長的那個大時代,一段段充滿智慧的對話,可以說是非常精粹的人生道理。再加上,那些歲月帶不走的夢想和勇氣,他們用行動證明:無論老年人或年輕人,人人都有逐夢、圓夢的權利與能力。一位爺爺說,「追求夢想時,你會忘記自己幾歲」。
今天開始,讓自己的生命更豐富、更多彩多姿。這樣精采的長者及其動人的生命故事,就活在你我之間,看到他們在人生舞台,盡情地粉墨登場,揮灑生命的光輝到夕陽將臨,我們除了動容與敬禮外,是否也因而受到鼓舞,重新啟動了對生命之愛與對生活之喜呢?老子的理想境界是回到嬰兒般的純真,「不老騎士」不正是老子眼中的不老生命嗎?
圖:不老騎士
江明修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ublicness?fref=ts 本文由創作者投稿授權 無國界之聲 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 歡迎投稿E-mail: vocoe15@gmail.com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