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冬日小野餐
- 來自台灣台北 林秀芬 特約撰文
- 2016年1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記得1995年我到紐約念書的那年,跟朋友到外州拜訪她的朋友,因為當時留學生總是羨慕老外能在草坪上野餐,於是我們幾個女生也準備了個漂亮的籐籃、美麗的野餐布,帶支紅酒、食物來到野外,過程已經記憶模糊,只記得那天把我給冷斃了,應該是在秋天的海邊吧!因此野餐這件事對我而言是高尚生活的象徵,不屬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是前幾天來到台北華山文創的後門,看到的竟是當年我們覺得遙不可及的野餐草坪。好多人帶著野餐食物、露營椅、小帳棚(這也太週到了吧!),來到草坪上享受大自然,這天的天氣溫度適中、有點風,人不算太多也不至於少,一切剛剛好!
以前總想著為什麼台灣人不野餐?沒地方、氣候不適合?應該是沒這個心情吧!爸爸媽媽的年代,拚生活已經不容易了,主要是自己認為沒時間,總把時間盡可能全部以工作、家事、顧小孩塞滿,似乎休閒事件罪惡的,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氣氛。到了今天,我們的經濟生活是否真的富裕很多?也許是、也許不是,但我們似乎多知道一些自己可以感受快樂的方式,而不是為了表現出讓別人覺得的快樂。
這個下午我逛逛草地、到旁邊的『希望廣場』農民市集買菜,看著攤位上那一雙雙黝黑粗糙的手,心裡覺得踏實,有的是幫親友、有的是自己親自上來擺攤,問到一位賣水梨的年輕人,他的農場在台中山上,擺攤期間往返台北、宜蘭間(因為爸媽住在宜蘭)也不以為苦,很汗顏自己的養尊處優。
我喜歡聽中南部腔的台語,軟軟的腔調,讓老阿伯顯得好慈祥,他們對於食物的形容詞既貼切又直白。有時候會看到害羞的農民,不太敢招攬客人,有人靠近就趕快低頭整理貨品,離開時雙手提著滿滿的農產品,可以吃到過年了!
這個下午我心懷感激、充滿幸福,能夠生在台灣這樣物產豐盈的土地、能夠在台北有個安身立命的家,真的很感激!在華山園區小小一個地方,就能享受文化活動、休閒野餐、農產採購,除了101大樓,這裡豐沛的生命力值得大家來體驗!

台北希望廣場網址: http://www.ehope.org.tw/
本文由創作者投稿授權 無國界之聲 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 歡迎投稿E-mail: vocoe15@gmail.com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