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衣索比亞
- 來自台灣台北 賴廷煌 特約撰文
- 2015年12月24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我的人生旅程中,非常幸運此生有機會來到了東非之珠衣索比亞,見識了擁有寬大美麗之湖與草原,蒼鬱森林的高原國家。這充滿自主與自信唯一在歷史洪流中沒有被殖民過的國家,在這國度短暫的接觸,雖是細微之事但啟發我感觸良多,儘管眼前貧富似乎差異極大,然而我親自接觸到有同理心的商人,他每天準備了數百個麵包,食品等施予需要的朋友,讓我又一次見證了,領悟了一句名言:施比受更有福如此大愛的行動。

某天,我在路上遇見了幾位小朋友,從他們的眼神裡與活潑的動作,看不出他們來自缺乏物資的居住環境,而是充滿著樂觀的期待與憧憬的未來。雖然我來自亞洲,幼小的小朋友卻顯得隨緣與不陌生。
另外一個交通景象,雖然許多道路仍是石頭路且坑凹不平,車子堵得綿延幾公里長,您一定想不到車上的司機們,他們不會發噪亂鳴喇叭,甚至在許多沒有紅綠燈的路口,還會主動打手勢相互禮讓,使十字路口不至於打結不動,讓我感覺這裡的人民,沒有存在浮躁與冷漠,這是多麼珍貴與受人尊敬。
信仰是人一項非常可貴的精神支柱,在衣索比亞的人民大部分會去的聚會場所,儘管有些場所空間不足,因著他們內心世界的虔誠與滿心的期待,他們耐心的站在外面,呈現出堅信、執著與莊嚴的態度在禮敬與聆聽,很肯定的是這些内心的寧靜、盼望與包容,正是國家社會的和諧與人們之間無私的泉源。

衣索比亞的人民在路上或是社交場合,相互打招呼時流露出的自然、親切與熱情的動作,真是讓人為他們驕傲與羨慕。當他們彼此見面時,首先以左肩膀與右肩膀交錯觸碰,再以左臉頰與右臉頰交錯輕碰,最後再來熱忱的握手,這種零距離且融洽的民族情感,讓我感到無限溫馨。
最使我難忘的是對於異國人的歡迎態度,當我走在路上時,許多大人與小孩都面帶微笑地朝向我且豎起大拇指打招呼,主動用豐富的肢體語言,感覺把人與人之間的空氣都溫暖起來。
感念這些林林總總的美好體驗,讓我祝願衣索比亞的人民與國家誠如他們的壯麗山湖與無盡的大草原,蘊藏著無窮盡的礦產寶石,永遠的發光。

賴廷煌:從事印染業,走訪多國紡織廠四十餘年 本文由創作者投稿授權 無國界之聲 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 歡迎投稿E-mail: vocoe1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