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hopping:台灣一群婆婆媽媽共同購買的合作傳奇
- 來自台灣台北 江明修 特約撰文
- 2015年12月24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又回到最初的起點。今年是聶魯達(Pablo Neruda)逝世將屆滿40週年,夜讀其詩《我喜歡你是寂靜的》,素樸而豐厚的生命深度,令人有深夜遇見知音之感。耐人尋味的是,不少人想要以各種方法改變世界,卻少有人能以寫詩達成,聶魯達不只做到了,也因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因為他的詩歌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甦了一個大陸的命運和夢想。」上述說法,不單是他之所以獲獎的理由,也是因為作品的本身,對人類的幸福做出了重大貢獻。同時聶魯達在諾貝爾頒獎典禮上致詞的結語:「詩歌不是徒勞的吟唱」,道出了他一生為愛情、人民、土地和勞動等關係著一般平民日常生活的事情謳歌的態度。說也奇怪,此時在我腦海中竟然浮顯出,台灣有一群婆婆媽媽們以「共同購買」方式所創造出的合作奇蹟,而這也讓我確信:消費可以改變世界,或者說“Big Shopping”的概念,可以是幫助我們促成社會創新的一個好主意。
誠然,每個世代都會面臨其獨特的挑戰與命題。人人日進三餐,誰能與食物、環境無關,換言之,「食品安全」與「環境保護」議題是最直接衝擊到人民的每日健康、安全與生活品質。而早在20幾年前,台灣有一群婆婆媽媽開始意識到,我們每天所吃下去的食物是否真正無毒、安全等一連串關乎於環境倫理和環保行動的自覺與反省,因而聚集了認同此理念的主婦們,從一開始組成環境保護基金會,到「共同購買」中心,期間又甚或以成立公司的型態運作,經歷幾次的轉型,到2001年成立「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迄今社員人數超過4萬8千人,出資金額超過1億6仟萬元台幣(每人股金從台幣2000元到50萬元不等)。這段實踐合作的發展歷程,不只是見證了台灣公民社會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協力互助,更彰顯了這一群人多麼努力,用生命、時間、承諾與不厭其煩的行動與參與,找出一個較適合的組織型態來推動想做的事,並打造出對人有益、對環境有益的美好成果。

「我願意本著愛與合作的精神,透過「共同購買」的消費力量,創造社區化的合作事業,共同追求安全、健康、環保的生活品質,提攜弱勢生產者,善盡社會責任,保護地球資源的可持續性。」
這是「合作社」的入會宣言與生活主張,希冀以安全、無毒、友善之綠色消費的理想,守護土地和家園。因為唯有生產者與消費者真正並肩攜手,在契作共同分攤風險的前提下,透過「共同購買」的力量影響生產者,讓購買不單單只是一種購買行為,而是一種追求健康、富有創造力與環境相容、並合之有機(Organic)生活態度的輸出,希冀藉以促成耕種與生產方式的改變,並且建立信賴與合作的產銷關係,共同解決當前彼此面臨的困境。
如同參與「共同購買」的一位農友所說:「自從加入主婦聯盟合作社後,我開始以木瓜的立場來種木瓜。」可見在「共同購買」中,「買」並非是最主要的目的,改變現況才是這群婆婆媽媽的初衷,也才是力行「共同購買」這件事情背後最主要的核心價值。因為每一位從生產到消費,以及中間的勞動者,都是「合作社」的一份子。因此,「合作社」不單只是一個處理進貨、出貨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其所提供的產品要能符合「支持本土」、「安全健康」,且要合乎環保概念,同時對於弱勢的小農及生產者要大加扶持,並結合消費者(社員)一同支持與認同,拉進生產端與消費端之間的距離,用人味沖淡商品化,讓買與賣之間的界線模糊,共同創造優質的消費環境,再現日常生活的感動。
於是「合作社」每年辦理農友及生產者交流大會等活動,邀請專家學者輔導、傳授最新的技術等,以期能不斷地生產製造出更好的產品;並舉辦農夫傳情等活動,好比搭建一產品的故事舞台,讓生產者與消費者有機會與管道面對面溝通,藉此讓「合作社」的社員及其家屬,認識每天所吃的食物的生產者,這種從產地到餐桌的人間情味,是無法以秤斤論兩的買賣關係來衡量。又如,其所推出的第一支自有產品「不漂白再生衛生紙」,即是把多年鼓吹的再生紙運動產品化、品牌化,包裝上的文宣:「留下好山好水,就從擦屁股開始。」非常寫實,又充滿生活感,相當膾炙人口。包裝上還寫著:「我可以不白,但我衛生!我環保,我的名字叫不漂白再生衛生紙。」
事實上,坊間標榜著健康的商店、團體越來越多,但能堅守信念、堅持下去,真的需要用時間長久經營,要人們齊步齊心才能成功。到目前為止,「合作社」共提供八百多個品項的食品與日用品供社員利用,原料優先使用本土生產、天然材質、再生材料,如:友善環境、觸感柔細的有機棉織品,低泡沫、省水易沖洗的洗衣粉,和不漂白再生衛生紙、安全的肉類產品、非基因改造的豆類加工品&有機黃豆、優良牧場的牛奶、新鮮無抗生素殘留的雞蛋、無藥物殘留的本土水果、當令有機蔬菜以及來自潔淨土壤的稻米等。由此看來,「合作社」所力推的「共同購買」是多麼可貴,可以串起消費者自己的力量(而且是主婦的力量),從菜籃、搖籃到跨欄的公民參與行為,直接或間接地推動環保運動、有機農業運動、消費者保護運動以及女性運動等。這股對環境友善、社會安定、實踐公平正義的力量,好似一場溫柔的社會向上運動,也是留給我們及後代子孫最有價值的傳奇。
最早發起「合作社」的這一群婆婆媽媽,她們用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完成一份內心的堅持,完成許多人不敢踏實做的有機生活夢,也讓我們真正相信與看到「消費可以改變世界」。提醒我們:每個人都有「買」的能力與經驗,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個人的一小步,將會是美好社會前進的一大步。猶記得兩年前的初春,我陪著一群苗栗縣後龍鎮「灣寶社區」的農民走過田野,他們驕傲地說,我們的蕃薯田都是「合作社」指定契作的,我們的品質是全世界最好的,乍時,我覺得天好藍、人好美,我笑笑地、伴著微風,對守護家園、向墾殖集團抗爭的洪箱女士、張木村先生與畫家洪江波等人說:「您們不用擔心,正義會得到勝利的!」當時,我讀到了好多、好多的熱盼與真摯的眼神。
合作是力量,合作也是最舒服的溫度。
圖:來自網路
江明修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ublicness?fref=ts 本文由創作者投稿授權 無國界之聲 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 歡迎投稿E-mail: vocoe15@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