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七佳石板屋部落之社區再造
- 來自台灣台北 林秀芬 特約撰文
- 2015年12月1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最受朋友之邀,來到屏東大武山區的老七佳部落,這是個位於南大武山南端的石可見山山麓,擁有一整片壯觀的森林的古老部落。

從屏東市區到七佳部落大約要40分鐘車程時間,因為八八風災土石流所造成的河床架高,道路毀損,我們開車時必須穿過河床才能到達,這是目前台灣僅有保存最為完整的石板屋聚落,這裏的朋友以排灣族為主。
我們的朋友郭東雄(現為老七佳石板屋部落協會的理事長),他為了守護這個自己從小生長的美麗部落,成立協會、募資修建石板屋、舉辦體驗活動,希望讓這些活動,把族人聚回老家,讓部落能再度活躍起來。
這一天我們之所以上山,是因為他們合力修復的石板屋落成了,我們到這裡來跟他們共享喜悅。這山中秘境,沒有電力系統,因此不受光害,大家就著燭光、小燈光,喝酒、聊天,在具有透氣性的石板屋裏,每一家總會升起一爐的柴火,燒上山泉水,讓屋子裡充滿了木柴的香味,因此每一位從老七佳回去的人總會帶著滿身─『老七佳的味道』回家。沒有手機訊號,讓我們更有時間抬起頭看雲、看樹、看風吹過樹梢。

一年前因為拍攝紀錄片的機會,首度來到老七佳,當時郭東雄理事長還只是一個充滿理想的小學老師,如今成立協會扛起這個部落的大小事情,從設計部落體驗活動、邀請外地人來到部落。
活動行程中,一方面可以訓練排灣族年輕人擔任解說員,更了解自己的文化,讓外地人理解排灣族深具底蘊的傳統。藉由一次次活動凝聚部落,讓活動盈餘可以用來作為部落建設的基金。來訪途中,看到架設起『私人土地,未經申請許可不得進入』的告示牌,問起他架設的原因?郭理事長說到,過去因為部落不設防,常有外來的遊客無法遵守進入部落的基本禮貌,對於居民的生活與安全造成影響,為此架起路障,情非得已!就我的觀察,雖然仍有人會闖入,但是至少有一些“誤闖”的抱歉感。這裡是他們的家,回到家裡的人希望的是休息、放鬆,但往往有遊客把他們當表演者,缺乏應有的禮貌,如果經由申請,至少能阻擋掉誤闖的遊客。
外國人到台灣總覺得台灣人有熱情,相信我們的血液中一定有著原住民的基因,因為他們對於朋友的全心接納(如果喝了小米酒,效果再放大100倍),相聚時那種歡樂的純粹,讓我每次進入部落都能感覺到自己全然的放鬆,部落一定有什麼神秘的力量吧!
圖: 屏東大武山區的老七佳部落
本文由創作者投稿授權 無國界之聲 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
歡迎投稿E-mail: vocoe15@gmail.com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