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精神病症狀

  • 來自台灣台中 海石竹armeria maritima 特約撰文
  • 2015年12月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今天要談精神病症症狀,這裡的精神病是指思覺失調症,思覺失調症常見的症狀又可分為正性症狀和負性症狀,正性症狀包含知覺症狀(幻聽覺、幻視覺、幻觸覺、幻嗅覺、幻味覺)、思考症狀(妄想、思考被廣播、思考被插入、思考被剝奪……等),負性症狀則呈現被動、懶散、不喜歡洗澡、不喜歡活動……等,還有其他各式各樣的症狀,不同的病人所呈現的症狀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有的人覺得自己是總統,還每天和幕僚商討國策,某政策是自己定的,有的人覺得自己是醫師,以前的病友都被自己治好了,也有的人覺得自己是一棵樹,整天站著不動的,症狀變化多端,對病人而言苦不堪言,對家屬而言是情何以堪。




對我們而言是什麼呢?其實我們也可以來體驗一下,我們每天早上起床,搭車上班,和同事互動、開會,甚至鬧鬧小玩笑,和家人、朋友聚會、吃飯……等,看似再平常不過的日常生活,如果有一天,一個貌似醫生的人(注意喔,我說貌似喔),很慎重的告訴你,某某先生(小姐),我是你的主治醫師,我要告訴你你罹患了思覺失調症,你其實從來沒有去上班,你也不是某企業的員工,那個A先生(小姐)根本不是你的男(女)朋友,這一切都是你想像出來的,A先生(小姐)甚至覺得你跟蹤他,所以他提出了保護令,你已經被強制治療了。你會有什麼感覺呢?這時你一定會告訴那個醫師,「你搞錯了,我不是病人,我沒有生病,我說的都是真的,你根本是假醫師。」這就像每個犯罪的人都說沒有罪一樣,每個病人也都說自己沒有生病,所以不會有人相信。對我而言,這是無比恐怖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以為的世界不存在了,我所知道的真實都變成的虛幻的想像,我所知道的自己不是自己,家人不是家人,愛人不是愛人,要用什麼樣的心情面對這樣的世界與人生。相信我,這比恐怖片還恐怖,就算你家的電視有貞子爬出來,你大概都不會受到這樣的驚嚇。


事實上,這些症狀對病人而言,比真實還要真實,聽到大家都沒有聽到的聲音,看到大家都沒有看到的人、事、物,深信著不存在甚至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對病人而言卻無比的真實,而這些對病人而言真實存在的感覺或想法,往往不是一天、兩天,可能已經持續數月、數年、甚至大多數的人生,而比我們所能體會的更糟糕的是,這些想法或感覺往往都不是太好的,譬如聽到別人在批評你、指責你、數落你,感覺有人跟蹤你、處心積慮要害你,而這樣的感覺在嚴重的時候,甚至會二十四小時不間斷,而病人常常三四天因為這些干擾無法闔眼,只有在半睡半醒之間稍微遺忘。


有個年僅二十來歲的男病人,生病前是國立大學畢業學生,就學過程順利,前途光明,卻在25歲的青春歲月罹患了思覺失調症,他在治療後雖然回復了相當的程度,但仍有殘存的幻聽症狀,吃了藥以後,他也覺得自己的思考變得遲鈍,不像從前靈活,他只告訴我一句話「本來我的人生是彩色的,現在我的人生是黑白的了。」肝藥的廣告用在了思覺失調症的病人,年輕的生命,用這樣一句簡短的話來說明自己的窘境,對上的是病人母親徬徨無措的表情。


用疾病來看一個人,似乎很簡單,有明確的症狀,符合診斷條件,給予一個疾病的名稱,提供合適的治療,但除此之外,我們應該要重視的,是疾病對病人而言,不單單是一個疾病而已,而是對生活狀態、人際網路、人生未來規劃、成就、期許、甚至是夢想的改變。


作者簡介:作者為資深精神科護理師,過去臨床實務工作,主要在醫院和社區精神病人的照護,曾經到學校擔任兼任講師,持續關注精神病人照護、外傭外配議題及毛小孩議題。因為喜歡臨床病人照護工作,所以持續在臨床載浮載沉。取名海石竹,海石竹的花語是「關懷」,覺得很適合精神病人的照護,照護精神病人不會有什麼名利,能夠堅持的,只有發自內心的關懷和同理,所以取名海石竹。


圖片來源:互動百科

http://tupian.baike.com/a3_02_65_20300000863923134819650507145_jpg.html


本文由創作者投稿授權 無國界之聲 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 歡迎投稿E-mail: vocoe15@gmail.com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