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當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宣佈捐出99%的財產
- 來自台灣台北 江明修 特約撰文
- 2015年12月3日
- 讀畢需時 1 分鐘
什麼樣的文化與社區,可以孕育出“富人分享財富”,並產生“以財富來促進人類潛能發展,以及增進人類平等的理念與行動力”?我們的富人真的差遠了!

西方社會中財富分享與知識創新其實來自相同的思想根源,現代社會財富的創造往往與知識創新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為在民主思維之下,創造了知識的分享機制、並接受開放的修正,能讓眾人皆有機會進入創新思維的核心,也因此共享成為普世價值。
相較於東方的階級劃分、中心領導的思想下,使財富擁有者屏除其他階層的進入,自劃知識與利益的範疇,這種思維不利於創新事業的發展,也造成他們更加固守自己所擁有的財富,也更不願與人分享。
我們在切割財富、地位的時候,也在細碎化我們的知識,每個人守著自己專業的利基,就像很多師傅會留一手,每一代都留一手的話最後全部都沒有了,愈留愈形式,學術也是一樣,太多形式主義的東西,沒有在大江大海裡去公平的分享與競爭,只在自己的封閉系統內分享成果,台灣在地理上被海洋環繞,但心理上卻是與海洋隔絕的,真正成為“島民”,這是目前台灣科學不昌明的主因,知識不願分享,財富就不會分享,也就不可能有創新。
本文由創作者投稿授權 無國界之聲 轉載請標明作者與出處 照片來自臉書創辦人Mark Zuckerberg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mark-zuckerberg/a-letter-to-our-daughter/10153375081581634 歡迎投稿E-mail: vocoe15@gmail.com